科學育兒

在喬妹出生後,我有想過是放養好呢,還是管束教育好呢,最終找到一個解決辦法——科學育兒。

《最強大腦》是我們很喜歡看的節目,在懷着喬妹的時候,每個星期,我們都準時守候在電視機前。在節目中認識了Dr.魏,魏坤琳是國內一流的認知神經科學家,學習過生物專業的我也認為大腦的發育極其重要。因此訂閱了Dr.魏的音頻節目和購買了他出版的書籍。

喬妹快一歲了,喬爸爸認為這個時候她什麼都不懂,只要遠遠看着她就夠了,等到她會聽話的時候,再教也不遲。

因為這觀念,我們爭論了好久,後來我搬出了Dr.魏的一個理論,他聽後,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。

神經可塑性——用進廢退

Dr.魏通俗解釋了「神經可塑性」,大腦神經元的連接,叫做「突觸」。

人類的大腦共有860億個神經元和約1000萬億個突觸。在人生命的第一年,在新鮮刺激的作用下,神經元以每秒700-1000個驚人速度建立新的連接。

0-3歲,孩子大腦突觸的數目急速增加,到2歲左右達到峰值,甚至超過成年人。

3歲後,很少被刺激的神經元會喪失突觸,這就是「突出削減」,整個兒童和青少年期,一共削減大約40%。

一旦某個突觸成功參與某個大腦功能的運作,它就會受到強化。因此,經常被刺激的腦網絡的突觸會被加強。

笨小孩和聰敏小孩的差異:就是神經網絡的效率的差異。腦網絡迴路的發達程度,信息傳遞的速度,決定了一些重要的智力差異。

用進廢退,給予大腦的刺激,就是修飾大腦的驅動力。

Dr.魏舉例說,看的東西是對視覺系統的刺激,聽的東西是對聽覺系統的刺激,體育運動是對腦部的運動系統的刺激。刺激是你給孩子的學習機會和經歷。

關鍵詞

3歲前

5/5

抓緊時間了!

削減厲害

5/5

如果基礎少,削減後更少!往後的選擇就更少。而我們的目標是多元!

經常刺激能加強

5/5

基礎厚了,也不能掉以輕心,要加強!

喬爸爸的決定

本文隱藏內容 登陸 後才可以瀏覽
關於 Barbara
Barbara成功獨立建站就洋洋得意的文科生,真真的「碼農」,敲的是文字,偶爾會拿起相機加點顏色。世無難事,學無止境,多功能身份(文字工作者、旅遊愛好者、寶媽、業餘建站人…其他待續…),喜歡交流,樂於分享。
wechat_pay

本站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,多少隨意,歡迎來賞!

發表評論

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*標註